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在生活中寻找运动的乐趣
来源:[db:出处] 时间:2019-12-26 13:00:00
让运动成为习惯,是成就健康人生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除了固定时间的户外体锻和运动活动之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适合3—6岁幼儿运动的场所和活动内容。生活中的运动更有趣,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经验,能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通过以下三个案例,介绍如何在生活中为幼儿寻找运动的乐趣。 校园“寻宝” 我园地处中心城区,户外运动场地面积小且分散,加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户外活动。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幼儿创设运动的机会,使运动触手可及,并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寻宝”活动应运而生。 1.因地制宜,落实“寻宝”创意 “寻宝”创意源于幼儿观看动画片《寻宝探险记》后生成的“热点”,“奇珍异宝”“艰难险阻的路程”“变幻莫测的任务”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寻宝”的地点在我园小班部的五层教学楼,楼房两旁各有一条大楼梯和一条小楼梯,要完成“寻宝”任务必须完成从一楼到五楼的“攀登”。 “寻宝”以幼儿参与定向活动的经验为基础,配置自制的地图:包括一至五楼的楼层设置,每个专用教室的方位,专用教室中“宝贝”(运动器材)的标注等信息。每层楼的“宝贝”是根据相应年龄段幼儿应该掌握的运动能力进行设置的,如皮球、拉力器、跳跳鞋、海绵球等。 “寻宝”任务的设置由易到难,每个楼层“宝贝”摆放的位置从显性到隐性,逐步挑战幼儿的发现能力。幼儿找到“宝贝”后还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如找到皮球后要拍10下,找到跳跳鞋后要完成跳跃等,才算“寻宝”成功。 2.齐心协力,开展“寻宝”行动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同阅读地图,了解地图上的箭头含义和各个教室的方位,要求幼儿每找到一个“宝贝”并完成相应任务后,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贴纸,表示成功完成任务。 活动开始,各个楼层的楼梯口都有保育员、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根据地图上的提示寻找“宝贝”,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各种运动器材,并鼓励幼儿坚持完成任务。 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幼儿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幼儿展示自己手中的地图,并在地图上的规定位置寻找五种不同图案的贴纸。分享交流能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 3.反思提炼,设计“寻宝”系列 “寻宝”的整个活动路程是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中班幼儿能步行1.5千米的要求设置的,登高和下楼路线各有400米,平地行走路线有700米左右。活动使幼儿达到了一定的运动量,在登高走和平地行走的过程中,幼儿的腿部力量得到了锻炼,通过玩各种运动材料,巩固并发展了拍球、跳跃等基本动作。 幼儿对“寻宝”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意犹未尽,于是,我们设计了“寻宝”系列活动。第二次“寻宝”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不同路线的地图:A路线和B路线,也就是打乱楼层的顺序让幼儿上楼、下楼来回“寻宝”,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体能,还提高了幼儿的方位知觉。第三次“寻宝”活动中,我们不仅设计了两条不同的路线,而且调整了每个教室的运动器材,如呼啦圈、三毛球、跳跳球等,增强了“寻宝”的挑战性。 马路“运动场” 每次幼儿徒步外出,教师都会利用生活中现有的设施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在马路上就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运动场”。 1.天桥登高 我园附近有一座横跨延安路的天桥,每次带幼儿外出,我们都会利用这座天桥开展登高运动。一位教师站在天桥下,一位教师站在天桥上,保育员则站在天桥的楼梯中间,将幼儿分成男孩和女孩两组进行登高比赛。天桥的高度一般有3~4层楼高,而且比幼儿园的楼梯宽,适合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幼儿一气呵成地登高,既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也锻炼了幼儿在运动中的耐力和毅力。 2.人行道障碍走 “人行道”是我们每天必走之路,在小马路的人行道上经常会看到停放的自行车、凸出来的摊位、放置的物品等,使行走的空间变得狭窄。我园大班部和小班部之间的巨鹿路就有这种现象,每次大班部的幼儿到小班部去,行走在路上,教师都会提心吊胆,生怕发生安全事故。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提出“何不把它作为锻炼幼儿避开障碍物能力的场所”。于是我们对瑞金一路至茂名南路这段巨鹿路上的人行道情况进行分析,把当中一段约50米的路段作为幼儿分组自由通过的锻炼场地。我们将活动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边通过,一边数障碍物的个数;第二阶段,要求幼儿快速绕过障碍物。幼儿非常喜爱这样的运动活动,在有趣的活动中,身体的灵敏性提高了,注意力、观察力也得到发展。 3.花:坛“独木桥” 每次带幼儿徒步外出,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人行道上有高低的地方,幼儿喜欢走在高的地方,或一脚高、一脚低地走;人行道上有花坛的地方,幼儿喜欢走在花坛高出的那一边。有的家长会批评幼儿不好好走路,但我们抓住幼儿这一特点,利用我园对面延中绿地中的花坛,和幼儿玩“独木桥”的游戏。 延中绿地的花坛砌得有高有低,花坛的石壁宽度约为1O厘米,花坛的四周铺满了草。幼儿张开双臂,走上“独木桥”,从一开始的摇摇晃晃,到后来越走越稳。 花坛“独木桥”的游戏满足了幼儿“走”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 西佘山亲子登山 每次开展亲子登山活动,常常听到家长对幼儿这样说:“加油,爬到山顶就会成功!”“沿着小道走,小心!不要掉下山。”其实,亲子登山是一种极其有乐趣的亲子活动,但从家长的话语中不免可以看到种种担忧:幼儿能不能克服困难,独立爬上山顶?幼儿在爬山的过程中安全吗? 在开展大班西佘山亲子登山运动前,为了让家长不再担心,满足幼儿的爬山兴趣,并独立地、安全地完成爬山任务,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了如下思考:怎样提高幼儿独立爬山的兴趣,并完成任务?怎样让家长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爬山任务?于是教师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应对幼儿的“绝招”:激发爬山兴趣 第一,实地踩点,制作地图,让幼儿独立看着地图爬山。 第二,根据路线在爬山路上设计8个站点,并在站点上分别放置拼图碎片,让幼儿在站点上拿取拼图碎片,感受小步递进获得成功的乐趣。 第三,到达终点,通过拼图让幼儿验证自己是否按地图在实地找到了每一个站点,取回拼图碎片,完成任务,获得成功。 2.应对家长的“绝招”:学会观察评价 通过“家长活动通知”让家长了解西佘山亲子登山活动的地点、时间、内容、规则和要求,鼓励家长在幼儿爬山时跟随在后,仔细观察。依据幼儿阅读地图的能力、合作能力、意志品质、安全意识等评价要素,设计《家长观察幼儿行为评价表》,引导家长有的放矢地观察并客观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以上是我园利用生活场景开展运动的三个案例,生活中的运动既能因地制宜,又能体现幼儿运动的特点。在生活中寻找运动乐趣,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并逐渐使其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