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浅谈幼儿教师的该具备哪些能力
来源: 时间:2022-04-28 16:36:17
文章摘要:再进行汇总分析,这样能提高观察水平.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观察意识,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观察和评价每个幼儿,观察、了解和评价是紧密联系的,通过评价教师能反映出观察的结果.(二)分析、评价能力评价能力是指幼儿教师以幼儿……

幼儿教师的该具备哪些能力1

幼儿教师在进人工作岗位前需要经过专业的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法和弹、唱、讲、画技能的学习,真正步人工作岗位后还需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个人学习与提高能力等多种能力.具体说来,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教育计划制订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教育要求和幼儿的特点制订符合本班幼儿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有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在日计划中,要对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和户外体育活动做出精心的安排,并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2)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班级环境的创设、一日活动的指导、家长工作的组织,还包括节日活动、运动会、亲子活动、毕业典礼和随机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幼儿教师要能根据幼儿园已有的一日生活安排,理清各项活动常规;面对几十个能力和性格各异的孩子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引导,做到收放自如、动静交替,环节设置与过渡自然有序;组织的教育活动要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游戏活动要能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户外活动要能达到应有的活动量,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有法,但是教无定法.实施班级组织管理需要教师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组织又有接纳,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给孩子留下集体成长与个性表现的空间.

(3)行为观察和指导能力.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教育活动设计、组织、管理的起点,同时伴随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观察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教师要能根据幼儿的年龄段发展特点对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教师要有观察的意识,逐步锤炼观察能力,具备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能力、整体观察和个别观察能力、计划观察和随机观察能力等.

观察到幼儿的行为表现以后,还要加以分析、判断,从外显行为分析幼儿的心理本质.这种观察后的分析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实践积累:教师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逐渐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判断,进而正确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幼儿的发展水平,解决幼儿发展中的问题.

(4)研究总结与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是专业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教师要在人职初期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问题,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要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积累教育经验,并能大胆参与园本教研活动,勇于发表个人看法,汲取他人的教育经验,使自己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幼儿教师的该具备哪些能力2

1、执着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不正确,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3、爱心和童心

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4、沟通能力

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

5、组织活动能力

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6、自学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跟上时代的变化。如果幼儿教师不以身作则,那么给幼儿带来的影响将是后患无穷的。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1、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2、师德为先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

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幼儿教师的该具备哪些能力3

01丨爱心力

幼儿教师首先要爱幼儿,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即为爱心力。

如果问幼儿园老师“你爱孩子吗?”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是,爱孩子可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微笑”或“给孩子一个拥抱”就可以的。

爱孩子的第一步,是要“变成孩子”。教师要能够与孩子“疯在一起”,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园中的各种活动。你不仅仅是教室里的那个指导者,更是那个富有童心的“孩子王”。

而在这种“疯在一起”的同时,具有爱心力的老师还懂得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样的回应能够自然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也就是说,真正的爱孩子,是能够用专业的视角做换位思考。

02丨理解力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提供时间、机会让幼儿表述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教师要注意倾听并从中获得幼儿的真实想法。”

这正是幼儿教师理解力的体现,理解力是一种接纳的能力:

成人之间会存在观点之间的差异,所谓理解,即接纳对方的观点;而教师与幼儿之间存在知识、情感、社会性上的巨大差异,所谓接纳,即教师要“宽容”这种差异。

1.接纳幼儿的年龄特征

幼儿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而应该积极地投身到幼儿的世界中去。

2.接纳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

除了年龄特征,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不少老师都习惯于将幼儿趋于同一:吃饭要不快不慢、走路要手拉好手......

虽然在师生比的限制下,同一性的确能方便教师的班级管理,但在真正理想的师幼交往中,教师不会拒绝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表现出的行为。安静不错,好动也不错;愿你听话,也不希望你毫无倔强;做事快也好,慢也没问题......

瑞吉欧说:“儿童有100种语言。”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这100种语言,而不是剥夺其中的99种。

03丨开放力

在学前教育中,有的老师常犯一个错误:过分注重教学的目标性与活动开展的便利性。这严重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探索,而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氛围:

1.让幼儿回归正常生活

要让教育走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就像陈鹤琴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将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不是那些简单粗暴的教育形式。

2.提供灵活的教学内容

这就联系到我们常提的“生成性课程”的概念。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是完全跟着预设目标与活动流程走的,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接受程度随时改变的,在活动中生成的课程

04丨关注力

幼儿教师另一个重要的核心能力,是能随时关注到幼儿细微需求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教师对幼儿活动时的场地、设施、器械、服饰,以及擦汗、喝水等都要予以关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这种关注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关注幼儿的需求

教师除了根据一日活动流程,开展好每个环节,还要注意到幼儿的个别需求并及时满足。虽然在当前的师生比下,做到这一点的确很难,但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和搭班、保育员的配合下努力为达成这一目标而努力。

2.注重安全工作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教室的安全建设,如设置防撞桌角、选用安全无毒的材料;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宜的安全教育,提升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

上面的四种核心能力,都和师幼交往息息相关,而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几种核心能力,则与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关了。

05丨文化力

近期,幼儿教师再一次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无数文章都指出: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素质较低。虽然,也有很多幼儿教师受过正规的教育,拥有学前教育的资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幼儿教师的文化底蕴正逐渐缺失。

很多的幼儿教师只记得自己是“教书匠”,却忘了自己是“文化人”,更是一个“文化教育者”!

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这么定义:“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这与古人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谋而合。

回归现实,我们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渠道有很多,无论是读书还是参观博物馆,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而文化有诸多的分类,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注重道德品行的“德性文化”尤其重要。

简单来说,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文化底蕴即如何“为人师表”。

06丨反思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发展=经历 反思。这个公式的意思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经历,但如果没有反思的过程,是很难将这些经历转化为自身发展的。

那么,幼儿教师应该反思什么?自上世纪六七十时代以来,受到英美国家“教师研究者”运动的影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教师研究”的浪潮。但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也陷入了一些误区。

有些地区将教师研究等同于撰写学术论文与科学报告;而有的学者则提出幼儿教师应该像专业研究者一样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的误区,让科学研究成为了广大幼师的负担,她们并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完成这些“额外的工作”。

那幼儿教师不需要开展研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研究是提升教职工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对幼儿教师来说,科学研究不是那些论文、报告,而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反思。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教师可以设计自评卡或反思笔记的方式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态度等进行分析,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在此,我们推荐幼儿教师使用叙事式反思,记录自己课堂情境的同时结合他人建议和自己的反思,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

07丨知识管理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教师个人对教学技巧、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整个幼儿园的团队之间知识的共享。

但对于现在的幼儿教师来说,知识管理的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不少的幼儿教师认为工作经验记在心里即可,不需要加以记录;许多幼儿教师传播知识与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较弱;还有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资深教师,对于知识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足。

稿源:
作者:shaohai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