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田野课程研究的新台阶——田野课程审议初探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 时间:2018-12-24 21:43:03

    田野课程以“真实、参与、现场、广阔、清新”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田野课程研究必须是一个通过广泛民主参与,以实践性问题为取向,缜密思考,仔细权衡,选择最好的或最适合的行动方案的过程,而田野课程审议正满足了田野课程研究多层次需要。
 
    田野课程审议指教师针对田野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与相关人员反复讨论、权衡,分析问题背景、表达自己的立场、达成一致性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形成最优化课程行动方案的过程。随着田野课程的深入发展,课程审议已日益成为田野课程研究的重要形式。
 
    课程审议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机会。通过课程审议,不同参与者不同知识观、价值观等相互碰撞,彼此接纳,形成统一认识。
 
    课程审议是深入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通过课程审议,教师能更加深入对幼儿进行研究,从而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地把握幼儿的学习特点,最终确定课程开发目标与方向,使课程实施更为契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课程审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课程审议中,教师经常围绕某一话题在集体或小组中进行讨论与判断,不断在多种可能性方案中进行选择、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反思能力在交流、分享与问题解决中得到了提高,可见审议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课程审议的步骤
    审议不是一项无意识的活动,它是审议小组人员相互学习、密切合作的过程。在田野课程中,我们主要通过问题分享→聚焦冲突→观点解释与转变→协商共识的审议步骤进行。,每一个审议步骤都与其他步骤间相互联系,层层推进。
 
    问题分享。在课程开发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涵盖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各个方面。有些问题是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需要将它与同伴、管理者、课程专家及家长、社区人员共享。
 
    聚焦冲突。在此过程中,审议成员将了解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通过表达和交流,以各自的价值观与认知观去认识问题。最终,审议成员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也了解了别人对问题的看法。同时小组收集课程开发中的各种意见,并聚焦于这些意见中所体现的不同观点。大家在承认不同观点的同时,也发现彼此观点的共同点,发现自己可以从别人观点中吸纳的信息。
 
    观点解释与转变。首先,是对各种观点的解释,所有参与课程审议的人员都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理论以支持和解释自己的观点。其次,是对自己观点的重新建构。当小组成员在聆听不同的观点后,已经有足够的资料来澄清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重建对问题的看法。
 
   协商共识。在本阶段,小组成员经过观点的重建,对问题达成了统一的认识,接着审议小组人员将把审议结果应用于课程实施中,接受实践的检验。
 
    下面,以我们园中班主题活动《高和矮》主题中系统活动“山丘上的约会”的审议记录为例,如下。
 
    “高和矮”主题活动越是接近尾声,L老师就越觉得缺少点什么。小朋友午睡时,L老师对班上另一位H老师说:“‘山丘上的约会’会是一个不错的活动。我们已经进行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同种物体比高矮,如楼房、电视塔、如小朋友排排队……但‘山丘’上的约会这个故事里,两种不同的动物间产生了对比。一只青蛙与一个长颈鹿(的对比)。多有意思啊!”H老师仔细听着,微微地点头。L老师说:“是不是可以这样,再次欣赏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想一想故事里为什么会有那个滑稽的场面?然后仿编故事,说说看还有什么一高一矮的动物朋友?要是那两个朋友约会的话会遇到什么滑稽、好玩的事?”H老师听了,沉吟道:“我担心我们班孩子,他们能行吗?”L老师补充说:“我想到这个活动,主要是觉得它能够激发我们班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她们在平时讨论中,发现班上孩子普遍比较缺乏的能力。H老师终于同意试试。她们继续讨论了活动的细节问题,H老师准备让孩子回家后把自己想到的动物画到纸上,剪下来好比高矮,因为孩子可能会把两个动物画得一样大。但她又怕孩子回家忘记剪。L老师想了想:“不要紧,孩子的绘画水平是客观事实,画不出那种高矮对比没关系,他们自己知道就行了。而且可以让他们用动作来展示呀。比如学学那个高的动物是什么模样,矮的又是什么模样的。”“这倒是可以的,”H老师同意L老师的意见。H老师接着也提了个建议:班上新布置了“娃娃小戏台”,小朋友会用木棒玩木偶戏,这个故事以后可以拿到戏台去表演。L老师觉得这个环节很有趣,连声说好……
 
    (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班级审议。谈话中,一对一的探讨使得审议参与者更加专注倾听对方的想法,L老师始终抱着协商(而非意见)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聆听H老师的反馈,针对H老师的顾虑进一步解释自己的动机,最终两人取得认同,并在彼此的建议中获益匪浅。)
 
 
    课程审议的形式
    在课程开发中,我们通过:班级→年级组→教科室的三级方式进行审议,这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主体参与的过程。
 
    班级审议——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在幼儿园中,班级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课程实施的基点。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每一个进展都是教师在对本班幼儿、资源的研究中实现的。日常性、全程性是班级审议的最大特点。班级审议是三级审议的起点,并且班级教师全程参与班级审议过程。这一层审议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在审议中能够直接、真实地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现有经验,从而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形成包含活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资源等在内的基本框架。班级审议需要班级老师间的策略支持,需要教师对班级幼儿与班级现状进行深入、细致了解。但是,班级审议只是形成了活动的初步意向和幼儿发展可能的预计,而对活动框架的确定还需要更深一层次的审议。这就进入了下一级审议——年级组审议。
 
    年级组审议——关注课程的价值
    在田野课程中,年级组审议对活动的确定与开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有时只需通过年级组审议,即可确定班级活动的实施,而无需再经过教科室审议。在本级审议中,班级教师将审议纪录在年级组共享,由年级组长通过班际交流等形式启动审议,对活动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活动框架,确定活动的关键经验、活动内容与实施形式,促进班际间教师的交流与碰撞。有时,年级组中相同活动的实施可能促进班际间的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与互动。对于在本阶段出现的较难解决的困惑与实施问题,将通过教科室审议来解决。
 
    教科室审议——关注课程价值的平衡
    这是园内最高层次的审议,统筹全园的审议。当年级组教师面对无法解决的课程难题时,可交至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室审议团队,这里的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时,专家也会被邀请来参与到此级审议,使得教师获得更广泛帮助和专业的指导,教科室审议作为最高一级的审议,对各年级组活动的价值进行把握,平衡、协调全园不同年龄段的活动内容,对各年级组活动提供园际资源支持,同时对年级组所提出的障碍与问题提供解决策略。在班级教师全程参与三级审议后,即可开始组织实施活动。
 
    以下,是我们园大班主题“我的树朋友”的三级审议纪录。
 
    班级审议。由于本主题是曾经实施过的主题,因此在进行新一阶段实施时,各班老师根据本班幼儿学习、能力及兴趣的特点,对原主题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初步确定了主题实施的基本框架,并确定了不同的主题进入方式。
 
    年级组审议。在本阶段,审议小组基本认可班级审议所确定的主题的实施框架,认为在主题活动目标中除了对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外,还要关注幼儿记录、分类、测量、比较等科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小组提出了一个困惑:班级审议的主题取向偏向于自然科学,从主题目标到主题内容较侧重于对树木本身的认识,如树木的生长变化、分类(落叶树、常绿树)、作用等缺少幼儿和树木、自然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缺乏幼儿关注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年级组审议后决定将这一困惑交于教科室进行审议。
 
    教科室审议。教科室认为年级组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大家重新审视了原主题的关键经验,认为应当增加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内容比重,提出了改进、调整的意见。对主题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不仅表现在对幼儿科学方面的促进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生态观念的萌发,即培养幼儿关注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并将主题名称修改为《我的树朋友》;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增加了为"我的树朋友"做档案(包含树朋友的外形、用途介绍、树朋友的"腰围"、对树朋友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等内容)的活动,每个幼儿选择两棵树:一棵落叶树,一棵常绿树,作为自己的朋友,建立成长小档案,并将原先在一个季节进行三个星期的活动延伸为引导幼儿在一年四季中持续性的关注树木;丰富了实施途径,在原先系统、项目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表演活动《树朋友的故事》,让幼儿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对树木的认识和情感,丰富了孩子表达的方式。
 
 
 
                                 《学前教育·幼教版》2007年04期
稿源:《学前教育(幼教版)》
作者: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