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幼教培训网(中国幼儿教师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注册登录
让幼儿快乐运动
来源:[db:出处] 时间:2019-12-26 13:00:00
不知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运动时,幼儿排队聊天的时间多于参与活动的时间,大家热衷于用运动材料彼此打闹。这样的情景下幼儿显得很“愉快”,但却不能实现运动活动的价值和目标。面对这样的场景,教师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幼儿“不爱”运动?怎样才能让幼儿爱运动,并且快乐运动? 一、幼儿“不爱”运动的原因 ◆设计纷繁复杂 运动活动的设计既要保证难易程度适当,又不能缺乏趣味性。教师经常会选择多种运动器械,或将其组合,设计成运动游戏场景,让幼儿运动。但是,这往往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摆放或照应器械,减少教师观察幼儿运动状态、了解其发展水平的时间。在这样的状态下,幼儿自身动作技能的发展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就不能算是一次“快乐”的运动。 ◆材料单调乏味 过多的材料组合会占据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运动的时间,可是,简单的运动器械,没有变化、没有挑战性的情景,又容易出现运动过程重复、缺乏挑战性的情况。在这样的运动活动中,不论幼儿的运动技能是否得到发展,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投入程度都会明显减弱。 ◆教师过度保护 幼儿运动的安全性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并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总是希望幼儿能在安全的情景中进行活动,然而,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教师过分的保护行为往往会导致幼儿失去探索的自由和挑战自我的快乐。 ◆指导反复拖沓 为了保证幼儿达成相应的运动目标,教师常常在游戏之前阐明游戏的规则,反复强调注意事项。事实表明,运动中,成功或失败的体验都能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幼儿喜欢在自由、积极的环境中参与运动,而教师不断重复的指导语往往会束缚他们游戏的创造力,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运动也变得不再轻松、有趣。 二、让幼儿“快乐运动”的策略 ◆细致观察,让运动更科学 科学、有效的观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现有的运动水平和经验。如跨跳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能否跨过障碍,通过观察幼儿跨跳障碍时腿部抬高的程度,教师就能够判断幼儿的下肢力量和机体控制能力;绕障碍跑时,教师通过观察幼儿跑动的速度,以及跑动中身体绕过轴心半径时与障碍距离的远近程度,判断幼儿在跑动中身体的协调能力;爬行时,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是否能手脚协调地完成动作,以及通过爬行时手臂的弯曲程度,判断幼儿上肢力量的发展。细致的观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价幼儿的运表现,从而运用材料合理调整难易程度,满足幼儿运动中挑战自我的需要。 ◆变化组合,让运动更有趣 通过材料的变化、组合,不但能够减少教师在材料摆放上所花费的时间,还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运动环境。如“消防员训练营”活动中,梯子是主要材料,可以通过变化梯子的呈现方式,让运动变得更有趣。教师先将梯子以单个和组合两种形式平放在地上,幼儿在运动中逐渐熟悉梯子的大小、长短和间隔的变化,然后将梯子侧立起来,让幼儿在梯子中间进行夹梯接力跑和斜侧面钻爬等游戏。此外,教师借用辅助材料,将梯子架空,幼儿以攀爬翻越的形式通过梯子中间的间隙。这不仅促进了幼儿在一定高度上的平衡与协调能力的发展,还培养了他们勇敢、顽强、自信的心理品质。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需要综合思考,从材料本身入手变化材料的呈现方式,让简单的材料变化出不同的玩法,让活动的过程变得更有趣、更富有挑战性。 ◆教师参与,让运动更安全 在教师眼中,运动中的挑战性和危险性似乎相伴相生,挑战性增强了,危险性也一定会增加。其实不然,对于幼儿来说,越是简单、平常的活动,他们越容易失去专注力,这样一来,即使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可能带来危险。反之,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反而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专注力,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当然,教师亲自参与运动,与幼儿近距离接触,才能让幼儿的运动更安全。 运动前,教师要亲身体验运动时所投放的材料是否安全、设计是否合理。如在“消防员训练营”活动中,幼儿需要翻越架空的梯子。活动前,教师就先自己翻越了好几次,并且发现:坚硬的竹梯会伤害幼儿的皮肤,需要用海绵垫布进行包裹;翻越竹梯对不同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的幼儿来说,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在亲身尝试后,教师调整了竹梯摆放的高度和距离,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性的翻越。教师的参与保证了幼儿游戏的安全性,在与幼儿一起运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观察到幼儿的需要,还能对运动中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让环境“说话”,使运动更有效 规则并不一定要借用语言重复,将规则融于环境、融于材料,更易让幼儿接受,也避免了教师冗长的话语。环境的支持,能帮助教师从反复的叮嘱中解脱出来,更加清晰、明确地观察幼儿的运动并进行指导,进一步把握幼儿的能力、水平,帮助教师设计出更科学和有效的运动活动。 对材料的分割有助于教师合理地划分场地,设计科学的路线。如进行‘垫子"活动时,有些幼儿常常忘记从两边绕回,于是,教师在红、蓝两块垫子中间放置了一块绿色海绵垫作为挡板,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行径路线,即应该从红、蓝垫子的左右两边绕回来,而不能从中间直接返回。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标贴来代替指令,维护运动的节奏。如幼儿依次爬梯子时,教师在梯子上贴了一个红色标贴,提醒幼儿“当前面的人爬到这个地方,后面的人才可以出发”。利用标贴,教师不用多次重申规则就能有效地维持运动的秩序。同时,教师还能通过移动、变化标贴的位置,控制幼儿的运动量,让运动变得更加有效。 幼儿是天生的运动家,爱运动是他们的天性,对幼儿来说,运动是神奇的、富有力量的。只需为幼儿营造一个合适的运动环境,他们就会更爱运动,并在运动中收获快乐。通过对运动活动的探索,我们发现幼儿更加爱运动了,还常常听到他们说:“多锻炼、多运动就会变强壮。”“多运动,长大后就能参加举重比赛,拿冠军。”“运动能让我们变得更健康,不生病!”……在全新健康观的引导下,幼儿的运动不仅仅要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自信、勇敢、乐观、合作等心理品质和个体的发展。因此,让幼儿“爱运动、快乐运动”应成为幼儿园运动活动发展的重要目标。
稿源:[db:出处]
作者:admin
编辑:shaohai
无相关信息